我在九型路上两次惨痛的”滑铁卢“
一直觉得初学九型与初学开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学车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刚学会一点点的时特别想开车,连看到拖拉机甚至都有想上去爽一把的冲动,而我就因为这种冲动,把朋友的车开上了花坛,所幸车伤得挺惨人无伤害。我来聊聊我将“九型车”开到花坛的故事,也就是我的九型路上两次惨痛的“滑铁卢”
第一次“滑铁卢”
只要在九型课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提醒你不要乱贴号,但其实从九型课堂出来后,很多学员一见到人都会有一种冲动----对方是几号?我也不例外。我的第一次“滑铁卢”就是这么导致的。
那是一次在青岛复训EPTP(小编注:九型人格专业导师培训体系)。第一次见到一位从上海过来的女学员,我看她衣着得体穿着讲究,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我第一判断这个人应该是自保3,因为在我当时的认知当中,7号应该是热情奔放、言语爽快、动作洒脱的一类人群,所以当时有几位师兄弟产生了讨论最后变成争论。而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相持不下,只有通过打赌来定输赢。评判标准是请当时在场最权威的蔡敏莉老师做观察团主席,另外请一个专业的九型导师对此学员进行45分钟的专业访谈,访谈结近尾声的时候,蔡老师让人递了一张纸条给我,如图所示:
当然特别要说明的是当事人确实是7号,而且是一位现在正在考牌中的准导师。
这是一次即丢脸又输钱的赌局,此次赌局带给我的启发是:
1. 真的不要随意去给人贴号,据说九型一代宗师海伦·帕尔默也宣称她的准确率只达70%左右。
2. 所有的假设都建议有机会直接去验证,而不只是停留在质疑与猜测当中。
3. 如果一定要贴号,只在心里贴,不能轻易说出口。
第二次“滑铁卢”
我的第二次滑铁卢是我在做九型督导的过程中。被督导的两个考牌准导师做型号个案,当时我不在现场,个案完成以后她们报告我说被访谈者是一个与我一模一样的女反6。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们见过的女反6的概率是特别少,观看访谈录像时,我觉得跟我的气质形象太不相同了,我一直认为同型号同副型的两个人见面会有相互照镜子的感觉,我就回应说这应该不是反6,而这两位准导师说一定是反6,然后又只能打赌了。
后来我出差广州特意提前一天到,再将被访者请过来进行一对一型号访谈。后来我觉察,其实在访谈之前,我启动了一个可怕的先入为主的行为,就是快速的想找到一个型号来推翻她是反6,我当时找的号码就是7号(因为对方属于高张扬度3、7、8组),而当我觉得对方是7号的时候,我用的方法全是引君入瓮的问话导向,把对方带进了7号,最后的结论是7号可能大于6号。被访者离开的时候还特别问了我一句: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吗?其实证明当事人对这个答案也是有怀疑的。我当时特装逼的回答是:应该没有了!
好在后来有一次在广州举行EPTP的导师认证,再一次将这个被访者请到认证现场,通过专业的评审团认定这位当事人是8号。当时我在呼伦贝尔讲课,得到信息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呢?但是反省后,觉察到了自己当时访谈时先入为主的心态。我马上在微信上与被访者确认和道歉。当事人也觉得8号最有感觉,同时也接受了我的致歉。
当然这次的打赌算胜败各半,但还是真糗大了!
我对型号访谈的8点心得
通过上面两次惨痛的“滑铁卢”,以及自己经常一对一的型号访谈以及督导准导师们做型号访谈,我曾记录了8点心得与各位九型导师交流:
1.访谈时的心态:放松、放下;
2. 当事人愿意被教练是有效访谈的基础
3. 访谈的几个关五步:建立连接、精准问话、深挖动机、专业区分、建议指明;
4. 脑区的导师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分析,因为你可能已经开始“偏执”了;心区的导师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你可能已经开始“错觉”了;腹区的导师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你可能已经开始“固执”了;
5.不断觉察在访谈过程中是否先入为主了;
6.访谈过程中协助到当事人的自我觉察与成长比我们知道对方是什么型号更重要!因为,作为九型导师如果不只是关心对方是什么型号,更加关心对方是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什么才是她最渴望的人生状态,怎么样才能开心,怎样又会让其落寞,怎么样才算是实现自我......反而型号往往会因此而自己呈现出来;
7. 接纳与包容、慈悲与支持是九型导师的核心品质;
8.遵循20/80法则,导师的讲话时间至多达20%,而让当事人讲话时间高达80%以上。
九型路上,在反省中精进,在觉察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