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型人格应用 > 企业管理 >

让下属说出全部的想法(1)

发布时间2017-02-17 21:09:44
在美国某著名企业的管理教育中,有一种很独特的领导能力教育方式。它用构成领导的英文单词中的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一种领导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即倾听、教育、说明、帮助、讨论、评价以及回答或负责。 
  尤其值得关注的就是第一条——倾听,即让下属说出他们的全部想法。此条说明了作为老板的领导艺术应该由倾听开始。听下属的见解、评论、烦恼以及提案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不过,在当今普遍追求高效管理的企业中,大多数的领导者并不认同上述的观点。他们认为,作为领导者,应该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而倾听下属的想法就会耽误时间,完全没必要。更何况,如今的公司都有完善的管理和决策机构,会有专人替自己负责收集下属们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想法、抱怨或者提案、建议等等,负责人再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报到领导手里时,已是一份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报告了。领导既省时又有实效。如果让自己去听下属的想法。什么时候能完成?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把下属们的想法综合起来上报有时并没有错,但很多情况下,专门负责的人并不能完全理解下属们的真实想法。而且,每个下属都有他独特的智慧才能、方法和个性,如果各自特点不一致,个性不和就往往会产生冲突。这样一来,强行把他们的想法综合在一起,会因此互相分散和抵消,信息的价值量不是大了,而是更小了。 
  实际上,管理者领导着一群下属在努力地工作,而被领导的下属们都希望别人能真心地听他们诉说,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扮演听者的角色,于是诸如争吵、抱怨之类的麻烦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这时,管理者应适时地站出来,甘当听者的角色,哪怕对下属所说的并不能完全理解,或暴露了自己某一方面的无知,甚至削弱了自己的威信也毫不在意。 
  同时,下属要说出自己的全部想法,他必须找到一个让他开口的人,这个人不一定是有能力或高层人士,他惟一需要的是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领导会去找那些能让对方开口的人,自己则在幕后充当接收者,它追求的是“实效”。 
  有的领导者会摒弃这种做法,他会亲自出马,打破等级森严的壁垒。“尽管传统的方式有实效,但它缺少感情,”他说,“虽然这样做不会马上见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我还会乐此不疲。” 
  因此,人们可以见到他在百忙之中,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别的部门,与正在休息的下属插科打诨,然后一本正经地听下属说一些不得要领的杂说。其实杂说之中隐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只是领导故意创造一个轻松的气氛,让下属一个想法接一个想法自由地说下去而已。有时,领导还会对下属的传言表现出莫大的兴趣,因为传言之中也有许多宝贵的东西;他还会在午餐时间与下属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听他们说一些笑话,偶尔有下属拿领导开玩笑时,他也不会生气,而是以一些玩笑打个圆场…… 
  领导主动地走到下属的中间,与他们坐在一起,为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他做得最多的只是听,给下属的感觉是他听的比说的要多得多,在某些方面,领导还没有他们想得全面、知道得多。但这已经并不重要,下属们能因此产生更积极的工作愿望。 
  有时候,领导以糊涂的姿态出现在下属面前,展示他并非是个万事通,他还有许多东西并不知道,诱导下属说出他们的全部想法。 
  他会在任何时候,包括在他最不情愿的时候,能安静地坐在下属的面前听他们的诉说。当下属向他询问新引进项目的具体操作时,他反而会去征求下属的看法,因为他对具体的情况一无所知。当下属向他询问时,即使他什么也讲不出来,也决不会用通常的官腔敷衍过去,再想办法解决;或者,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拒而不见。相反,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听下属说他们的想法。所以不管下属怎么问,他经常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于是,下属在轻松的气氛中说出他们心中的解决方案。领导则微笑着倾听并同意他们的方案,于是他们满意而去。 
  让下属说出全部的想法也是一种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原则就是领导要专心地听,当他听不明白时就要深究下去。很多领导错将他们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当成师生关系。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老师一般站在讲台上讲课,但一个好老师也知道如何集中精力去听。一个好领导也同样如此。在下属面前扮演一个精明的管理者角色往往会产生一种敌对的关系,于是,有效的交流方式被破坏了,没有人再愿意诉说了!